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,他的謀略和口才都是中國歷史人物中第一流的。他憑著一人之力、三寸不爛之舌,就促成了自己終生的榮華富貴。他是那種善于進行大的策劃、善于實施和完成這個策劃的人,這種人要口才出眾,自己就是自己謀劃的貫徹實施者。 就謀略而言,呂不韋不僅謀得深、算得遠,而且謀得全,算得廣,他共分了四個步驟來進行謀劃:其一,當他看到公子異人時就覺得奇貨可居,是一個能夠贏得整個未來的上佳投資項目,于
《呂氏春秋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,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,所以號稱《呂氏春秋》。以下是其中42名句。 天不再與,時不久留,能不兩工,事在當之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覽·孝行覽》不知而自以為知,百禍之宗也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覽·有始覽》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——《呂氏春秋·紀·季春紀》全則必缺,極則必反,盈則必虧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論·不茍論》竭澤而漁,豈不
八年抗戰:1937年7月7日,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,中日戰爭全面爆發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。共歷時八年。十年內戰:1927年8月—1937年。1927年8月1日,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、葉挺、朱德、劉伯承領導由共產黨掌握和影響的國民革命軍(北伐軍)2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,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。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后,全國抗日民族統
宋哲元第29軍丟掉平津后被擴編為第一集團軍,目標是反攻,而蔣介石給該集團軍下撥的三個軍番號更加耐人尋味:馮治安第77軍、劉汝明第68軍和張自忠的第59軍,全部是相加“14”的數字,老蔣的用意非常明顯,永遠提醒第29軍的軍頭們勿忘“七七”之羞,丟掉茍和幻想,堅決對日作戰。因此,對于愛國將領張自忠的評價,在那個特殊的歷史年代,以尊重史實為宜,客觀地說,是“知恥而后勇”的典范。 張自忠之前就任29軍第3